准提咒感应网
准提咒感应网
放下就是快乐 在闹市中修行 色难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孝的故事
主页/ 布衣百姓/ 文章正文

六祖坛经,六祖慧能,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禅

导读:六祖坛经,六祖慧能,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禅《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对禅宗有着重大影响。达摩“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只要“舍妄归真”,即可修行成佛 《楞伽师资记·达摩》 。...
六祖坛经,六祖慧能,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禅

《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对禅宗有着重大影响。达摩“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只要“舍妄归真”,即可修行成佛 《楞伽师资记·达摩》 。 依据的即是如来藏思想。由于如来藏思想包含着一切众生平等、人皆具有佛性等内容,“从达摩开始,中国禅便沿着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的原则立场展开,也就是朝向人对自身价值的发掘方面展开,这一思想,中经慧能的发展,至洪州禅的形成,临济宗的建立而达到高峰”。

武则天与华严宗、禅宗有特殊的关系,她把华严祖师法藏迎入宫中讲《华严》,亲自为《华严经》写序,教封法藏为“贤首大师”。同时,她还把禅宗北宗大师神秀、老安,智诜等迎入宫内供养。由于她几十年不断地宣传佛教,使唐代佛教在她的时代中发展到了顶峰,这些历史,就不一一介绍了。

坛经,六祖慧能

《坛经》里面讲的那些,都是对佛教传习已久的许多方法的革命。如“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传统的修行方法,六祖则来了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印宗法师问五祖传授什么? 六祖的回答是:“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传统的方法是先戒后定后慧,六祖这里是“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问到西方净土,六祖的开示是“身中净士”“自性西方”。佛教中的这些传统东西,到了六祖这里全都不用了,至少冲淡了。

坛经,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六祖慧能。

没有智慧,没有明心见性,你坐上千秋万载又有什么意义呢?六祖又引《金刚经》的道理说“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以故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啊

! 从形式来看佛,从外表上来认识,那就不是正道,佛的道理不在坐,不在卧,不在行,也不在住;不在生,不在死,不在这种种的一切向上,你若在外在的形象上见佛,那就错了,你若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你看怀让接引马祖那一套手段,不是现身说法吗?

坛经,六祖慧能

禅宗用功,决不去打这个念头,一打就是妄上加妄了。当念头起来时,你不去管它,也不随它发展,你只是心里明白就行了。这样,念头自然而然就去了,轻松得很。你若用力去排除,那就是自讨麻烦。还有一种方便,念头起来时,你可以追问,这个念头是谁的念头呢?它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呢?

《坛经·般若品》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同上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坛经·疑问品》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坛经·付嘱品》 慧能始终教人“见性”,强调见性成佛,“性”即是指佛性。正如有的论者所说,“慧能的佛性思想并非独创,而继承自历代楞伽师从《楞伽经》中获得的如来藏佛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