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感应网
准提咒感应网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佛教是个中国的学派,在思想文化上,与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冲突

导读:佛教是个中国的学派,在思想文化上,与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冲突提到佛教,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而我们今天就聊一聊佛教的故事。佛教最初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一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相接...
佛教是个中国的学派,在思想文化上,与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冲突

提到佛教,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而我们今天就聊一聊佛教的故事。佛教最初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一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相接触,经历了一个由依附、冲突到互相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佛教中国化又是与中国佛教化同时进行的。

佛教所以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不但是由于中华民族具有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的恢廓胸怀,也是因为佛教文化本身内涵丰富,具有中国文化所缺乏的特定内容,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发挥补充作用。实际上,它也确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开始时是依附于中国的本土文化,才得以流传并发生影响的。最初,人们只是把佛教看作是道家的一支。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出于当时人的无知,而是与最初来中国传教的外国僧人附会黄老方术,注重用种种“神通”吸引信徒的做法有关。

不但如此,早期佛教徒还在译经时攀附道家学说

。如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把细数出入气息、防止心意散乱的“安般守意”禅解释成“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支谦把《般若道行品经》译为《大明度无极经》。“大明”、“无极”取于《老子》的“知常日明”和“复归于无极”。

这种不合佛教学说原意的牵强附会,只是为了便于自身流传,以致当时人多以黄老之道去理解佛教宗旨。佛教对儒家文化更是一种依附关系。后来在魏晋时代又出现了一种“格义佛教”。所谓格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及当时流行的老庄玄学来说明佛教教义。如以《周易》的“四德”类比佛教的“四德”;以“五常”类比“五戒”。

南朝高僧竺法雅、康法朗等人都是用格义来理解佛教的。他们把儒家和道家经典作为理解佛教的媒介,经常交替讲解儒道经典和佛经,以解释佛经的疑难。这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理解佛教的方法。到了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各派的学说先后传入,佛教经典翻译日多,而且越来越系统,它就不可能水远依附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

佛教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与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夷夏之争”等系列问题上的争论。而“沙门应否敬王者”是一个礼制问题,更是一个政治伦理问题。两汉以来,中国封建文化的思想支柱是事君至上、孝亲至上的政治伦理观,为国效力、扬名显祖的价值观。

由此形成儒家为代表的血缘第一、国家本位的普遍观念,而佛教徒一经出家,便成无籍之民,王法所不拘,礼法所不及,当然不愿受此拘束。于是在儒家看来,佛教“脱略父母,遣蔑帝王,捐六亲,舍礼义”,从而使得“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无疑是“入国而破国,人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的洪水猛兽。

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唐代,结果佛教徒接受了“人王即法王”的思想,被迫放弃了沙门不敬王者、不拜俗亲的传统。佛教所主张的“三世因果”之说是建立在般若性空理论之上的。以为人是由五蕴和合而成。唯其没有灵魂,才可以经由一定的修养而达到消除五蕴,证得涅槃境界。

但佛教初传中国时,中国人囿于原有的魂魄之说,结合了三世因果,以为佛教主张人死精神不灭而再生这种解释本不符佛教教义,然而当时凡通达儒学而学佛法的人多半陷于这种见解而不能自拔,于是掀起神灭与神不灭的争论。反佛的儒家主张神灭以与佛教徒对抗;佛教徒不能用真凭实据与之争论,因而各行其是。

因果报应之说是根本佛法,但儒学家则认为只是权宜之说,目的是劝人为善,并非实有。万物生生息息,皆是出于自然,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因果”与“自然”这样的哲学问题。当时的儒学家还据《周易》而论“人”与天、地并为三才,批驳佛教把“人”与“众生”同列,这和维护儒家重视人的传统相关。

佛教与道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则更为激烈。两者不但在许多基本观点上直接对立。而且还长期争夺宗教地位,辩论佛道先后高下。如两晋道士编造《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游化胡成佛,创立佛教,以释迦牟尼为弟子。佛教徒则针锋相对地编造《清净法行经》。

这类争论一直延续到唐代末年。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发生“三武一宗”排佛运动,既有政治、经济上的原因,也有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而对于这个话题,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