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感应网
准提咒感应网
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
主页/ 近现代往生纪实/ 文章正文

佛学中的色与空是怎样的?该如何认识和对待?

导读:佛学中的色与空是怎样的?该如何认识和对待?佛教经典《般若菠萝蜜多心经》中,对色与空进行了静秒的阐述,对于学佛或想学佛之人来说,弄清了这些,可以更好的地帮助我们认识佛教,汲取和领会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佛学中的色与空是怎样的?该如何认识和对待?

佛教经典《般若菠萝蜜多心经》中,对色与空进行了静秒的阐述,对于学佛或想学佛之人来说,弄清了这些,可以更好的地帮助我们认识佛教,汲取和领会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首先,先谈下佛教中的“色”。在佛教中,“色”并不是指色情的意思,而是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这六种属于人的感觉被划到“色”的范畴,而它又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色是可对可见的,可对就是有外在的形体,可以直接面对并感知;可见是眼睛可以看到,之后被大脑和心灵所认识。

第二类色是可对不可见,即眼睛看不到,但是却可以通过人体的其他器官真实地感触到,这就是“声、香、味、触”四个尘世感觉。

“声”尘指声音,是通过耳朵辨别出的一种感觉,像音乐声、说话声、嬉笑怒骂声等,都属于此类。

“香”尘指人对气味的感觉,通过鼻子可以分辨出,比如花香、酒香等,而与此相反的是臭味,也能被人通过器官感知。

“味”尘指人的味觉,诸如酸、甜、苦、辣、咸等味道,人们可以通过舌头感知,还有各种其他味道,也是如此。

“触”尘指人的触觉,通过手去触摸或身体的接触、碰触等,可以感知出,像冷暖、干湿、软硬、平糙等都属此类。

第三类色是既不可对也不可见的,指的是人的意识领域,因为相对于其他四尘,它不能被看见,也不能被直接面对,它是一种相,在佛学中,被成为“法”尘。法尘是六尘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不容易理解和把握的,由于这种意识不可见,也不可对,所以生活中往往被我们忽视或加入到潜意识、无意识当中。它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我们在认识领域经常出现很多烦恼、误差和偏见。

了解了“色”中的六尘,再看看佛学中对应的“六根”,佛教经常讲要做到“六根清净、自证法门”,这里的六根分别指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由于六根在面对外部世界时,会产生“色”和各种意念,所以人才会生出各式各样的见解、观念,甚至不切实际的妄想和欲望,这是我们人生之所以会迷惑、困顿的重要原因。

佛教智慧认为,六根所造成的“尘”犹如尘垢,长年累月积聚着,它障蔽了人的心识,致使我们的思想不能清净,行为不得圆满,总是处于烦恼和痛苦之中。

无论是“色”,还是“六根”,都跟我们对外界的认识有关,而且这种认识又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二者联系紧密。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和心理疾病。如何处理呢?

处理方法是:正确认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二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总结出的一条真理,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指的是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独存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更不会常住不变,它们必须依靠各种因缘条件的互相作用才会产生或发生,在佛教中,这被称作“因缘和合所生”。所谓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任何事物一旦因缘构成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化为乌有,变成了“空”。

从无到有,从缘起到缘灭,这个过程中有因、缘、果三个构成要素,因就是原因、事物发生的动因(又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缘就是条件或发生作用所需要的关系;果就是结果、最终的结局;其中因是主要的,它促使事物发生;缘是辅助的,相当于一种催化剂;生灭是结果、结局;凡果必有因,因果必相应,说的就是世间万物发展、进化中的一种因果关系。

由以上可以看出,佛教认为,尘世的所有事物都是不确定的,是处于一种永恒变动之中的,我们经历的一切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灭亡而灭亡。任何事物都没有确定的自性,所以“性空”是必然的,是果。

不了解佛学的人,往往认为空就是一个空间里没有任何东西,什么都看不到,比如空杯子,空箱子等。但是佛教对“空”的理解非常深奥,明显和普通人理解的“空”不在一个层次。常人终其一生都活在一种外界实体所造出的假象——“有”之中,认为天地、时空中的很多事物都是恒常不变的,都是有的,都是可以独自存在的实体。因此,他们一个个地执着于这些有形的事物,痴迷于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和沉陷。

岂不知,世上没有绝对的实体存在,一切外界的表象、色相皆因缘聚而生,因缘散而灭,世间的一切都要归于无常,归于“空”。

佛教认为,如果把人或事物放到宇宙的时空整体中去考察,大的像太空、星系、星球,小的如原子、电子、粒子;远的像太古初期,近的如眼前的一草一木,这些都是有生命的。他们都要受到“缘起性空”的作用,他们的存在没有“物自体”,也没有“永恒性”,都只是处于一种缘起缘灭的关系变化中。而作为人,我们的人生也是须臾之间,如白马过隙,一秒前的“你”与一秒后的“你”,会截然不同。此时有“我”,百年以后还会有“我”吗?每一瞬间无数的细胞死去,无数的细胞又诞生,世间哪有什么永恒的实体存在呢?所以,到头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镜中花水中月,每个人在历经人世的悲欢离合后,都要面对自己生命的尽头。生后是死,缘起后是缘灭,有后是无

佛学智慧告诉我们,对于人生、活着,我们不能过于执着于“色”,不能过分沉迷于尘世之“表象”,因为那样不仅会把自己弄的心胸狭小、痛苦不堪,更会让我们远离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做不到“明心见性”。我们应该在一种很高的层次或境界上去认识“色即是空”(超级显微镜发明后,科学家通过观察粒子的实验也证实了这点,即粒子的内部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去了解人生的无常,生命的起灭,在这个认识或修为的过程中,我们将会获得一种善的真知,一种对人的大慈大悲上的情感关怀,也许这才是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所在。

《楞严经》中讲“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佛教经典《金刚经》中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处于无常的尘世之变动,我们只有学会在“有为法”之后适可而止,做到不执迷,不破戒,心向善,然后才能真正理解并得到生命的真谛,宇宙的本真。